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圆桌论道:英语阅读到底应读出什么来?

2017-12-15 明师国际 明师俱乐部

11月26-27日,由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英语教师年度公益盛会——“2017中国英语教师发展年会”在广东深圳胜利召开。近千名中小学英语教师现场参会,更有超过40万受众观看了现场直播。

其中由鲁子问、夏谷鸣、唐锦兰、杜效明四位大咖带来的圆桌论坛,掀起了年会的最高潮,四人就“英语阅读到底应读出什么来”各抒己见、激情碰撞,为与会老师带来了一场发人深省的思享盛宴。该论坛由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英语教研员温爱英老师主持。

鲁子问 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

夏谷鸣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委员

唐锦兰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杜效明 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如何理解英语阅读的本质?


温爱英:我们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理解不同,经历不同,所读出的东西也会不同。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是英语阅读到底应读出什么来?希望通过四位专家的解读,让大家能有所启示。


鲁子问:你想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就去读相应的书


如果大家都很熟悉Frances Bacon那句话:Reading makes a full man,可能我们就都知道首先要读一个full man。不过我们也会套用另外一句在阅读教学的理论当中经常会说的话: you are what you read,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自然会读什么书。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你在读什么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会说阅读本身是一个人的人生终极选择:你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去读相应的书。所以到底读出什么来呢?就是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自己的人生,读出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我想这是阅读中一个最本质的东西。


夏谷鸣:通过阅读,读出思维质量


我从教学的角度谈一下。在课程标准中,对“读”这个概念没有一个“阅”字,就是听的技能、说的技能,读的技能。教育过程当中的碎片化可以这样走,但如果从碎片化中跳出来,我想要加一个字,就是“阅”字,阅读。而阅读后面还有两个字,“理解”。理解本身是一个人的心智活动。现在我们大部分课堂教育中,学生在读就是在进行心智活动,老师提问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但问题是,我们是放任式的,没有标准,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我希望我们的课堂教育中,老师能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如说归纳、建构、批判性思维、创造,比如说从一个系统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来发展等,而不是碎片化、随性的就某个语言点某个信息点来提问。我希望我们能够通过阅读,读出思维质量。


唐锦兰:阅读要回归初心


我从一个英语老师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阅读。我觉得阅读一定要回归初心。我听了一些高中和初中的阅读课,我感觉我们现在有些阅读课的教学,有一些老师已经偏离了初心。比如说让学生总结大意、让学生分析,花样很多。但我觉得首先阅读应该meaningful,让学生首先关注的是内容本身;其次是engaging,让学生觉得有意思。阅读应该回归本质,让学生从文章中能够和他的实际生活或他的人生有某种关联。


杜效明:Learn to Read,Read to Learn


关于阅读,实际上还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两句话Learn to Read,Read to Learn。 Learn to Read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或者是契机,Read to Learn,是我们的最高要求。实际上我们在这两个方面是有误区的。在整个基础教学阶段,我们的阅读更多关注的是技巧和知识,对语言和语言的运用关注度不够。我在大中小学都从事过教学,也从事测试研究很多年,我对中国的高考教育、中等教育、以及美国的SAT和ACT都有过研究,实际上在整个测试中阅读能力占的比重是最大的。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并非虚言。


阅读在中西方英语学习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在研究托福、雅思这些考试的时候,发现一个Reading Assessment,阅读能力量表里面有两项指标,一项是comprehension,一项是fluency。“comprehension理解”我们都是知道的,在Reading Assessment,“comprehension理解”这个层面又分两个维度。一个叫literal meaning,就是字面的意义或者文字的意义;另一个是implied meaning,就是隐含的意义。也就是我们现在一些专家经常提到阅读教学中要关注三点,要read the lines, read between the lines, read beyond the lines。



如何进行文本的深度解读?


温爱英:鲁老师一直在研究如何解读文本,对于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我想从这方面请鲁老师给我们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鲁子问:用文本分析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从英语教育这个层面来讲,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青少年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老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在学生已有的价值取向条件下,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或者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价值取向,是老师需要做的。因此,老师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文本分析。


从我自己的做法来说,我不会强行的告诉学生,必须接受一个什么价值,但我会呈现各种可能的价值出来,引导他去关注,使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引导、根据自己的人生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教育本身从education英文这个词来说,它就是一个引导者。


那么如何引导?我举一个例子,狼来了这个故事,我写在我的教材中。有的老师说这个故事学生一点都不喜欢,课很难上,不好给学生讲,因为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故事或者说这是不真实的价值取向。我是如何给学生上的呢?我就问学生, Do you like the story?学生肯定说No , I don’t.我说Do you know the story? 有人说Yes, we do. 我说,All right. I have some questions.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story? 学生说,Please.我就问学生, My first question is where is the mother of the boy? 学生迅速读完了,说no mother.我又问,Where is the father of the boy? 学生又读完了,说no father。我说, But he is a boy. He must have mother and father. Where are they ?学生就开始脑洞打开了: Maybe he is an orphan. He is no father and no mother. His father and mother died.有的学生说: Maybe they are just villagers。好,那我就问学生,如果它是orphan咱们不用管,如果是 villagers,为什么他们最后也不帮他呢?


学生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最后引导学生说,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解读不是告诉你to be honest,而是告诉你不要过度消费别人的信任。你把你爸妈的信任都消费完了,这辈子谁都没人信你了。那么学生就开始慢慢思考这个问题。有的老师听完了问我:“你怎么想到问学生Where is the father of the boy?我说既然是boy,肯定就会有 father and  mother.不管故事中写没写,老师要有自己对这个故事本身的理解,如果这个故事真的是告诉孩子不要撒谎,这个故事已经三千多年了,为什么人类三千多年来还是有那么多孩子撒谎?它的本质问题不是在这里。所以要把故事读懂,文本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温爱英:在阅读教学当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夏谷鸣:阅读理解的问题设计,要建立整体的概念


阅读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因为理解的过程才会有深度。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当下的一些考试,比如高考,我不是对高考进行批评,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条件的限制。我记得当年我自己带高三的时候,经常会跟我的学生说:高考阅读理解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要有自己的思想,文章怎么说就是怎么说。现在从education的角度讲,假如我们为了应试,事实上我们大量的阅读就在走这条路,它没有真正的意义,甚至有时会误导学生。所以阅读理解的问题设计,一定要从整体考虑。我们大家都知道阅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top-down,另一个是bottom-up,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我建议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该从top开始,也就从文本的整体,它的思想性,它的组织性等等,然后再往下挖,比如这篇文章怎么阐述思想?这是第二层;再往下挖,这种阐述是真的还是假的?批判性思维就出来了,我们可以去找证据,去check。


我举一个例子,我上过一节课,那篇文章叫King George Washington,其实我们大家知道George Washington i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United State,他不是一个King,但这篇文章是讲华盛顿这个人他是想当国王的。他为什么一直没当成,作者找到了两个evidences,一个说华盛顿没有后代,当国王的念头就淡了;第二个说华盛顿这个人不是一个民主人士,因为在他自己的庄园里面养了很多奴隶。这是一个史料,当然也不一定是真的史料。我在上这个课的时候从什么角度出发呢?就是我讲过的argument,我前面讲过整体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观点是华盛顿想当国王,那作者找到什么依据来证明呢?他找了到两个,这时候就要追问:这个史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如果是真的,那我再追问,这些evidences是不是足够证明他的观点呢?如果不足以证明的话,我们再来思考,他这个观点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我们能不能找到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通过这种层层剥茧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不能从一个一个的点出发,我们要从总的框架捋下来,这样学生才会建立整体的概念,才是系统地、严谨地逻辑思维的模式。



如何让英语阅读更有意义?


温爱英:请唐老师谈谈,阅读怎样才能回归到阅读本身


唐锦兰:reading for meaning,reading for pleasure


现在国家都在说教育回归初心,我就觉得阅读教学,英语教学确实要回归初心,尤其是阅读。我不是说教材的编写不好,但很多我们的阅读课让学生上的特别没有意思,问的问题也特别没有挑战性。所以我觉得阅读还是要回归到阅读的本身,也就是reading for meaning,reading for pleasure。老师要设计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有老师问学生:这篇文章主题思想是什么?这个段落大意是什么?然后要模仿这个怎么写……如果英语课这么上的话,那整个英语的学习兴趣就没有了。


阅读一定要设计有趣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特别要关注学生本身。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孩子在读初一的时候,他们语文课不用课本,老师带着他们读小说,孩子能够通过读这种书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扩大了阅读量也开阔了视野,孩子阅读量够了,应付考试也比较简单。我觉得英语学习也应该这样,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分析内容本身,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真实提高。


温爱英:请杜老师在阅读教学方面给我们做进一步分享


杜效明:文本里面要富含语言,富含内容,富含思维


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对于阅读教学我体会最深的几点:

首先是文本。意义在先、形式在后,如果想让学生爱上阅读,选材是最重要的。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课改,教材有的编写将近17年,少的也有将近10年,从这个时间的长度看,文本有一些东西也已经过时了。目前教材的问题怎么办?我们要弱化教材的弱点,这应该怎么做?一个是涉及到我们的教材的整合,要不要进行二次创作?我们教材中经常会想到拓展文本、组织文本和导入文本。比如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单元所设定的核心的教学目标是要保留的,还要选一个有意义的文本来支撑它。在全国各种赛课中我常说文本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文本不好的话,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阅读这个角度来说,文本里面必须富含意义的东西,要富含语言,富含内容,富含思维。文本要让学生感悟什么,领略什么,老师心里要有数。从课堂教学评价的角度来说,在我们整个课堂教学中retell这个环节一定要有,没有retell起码要有summarize,这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后期拓展过程如果能够有make up a new story或者是continue writing那是更好的。


温爱英:对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阅读的要求是不是会有一个不一样?


鲁子问:初中和小学阶段的阅读理想主义一点,高中阶段的阅读现实一点


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首先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说小学初中高中的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借助现代汉语这个阅读来说,为古代汉语中讲“读”和“阅”不是放在一起的,直到现代汉语才放在一起。现代汉语中的阅读增加了一个新的意义,就是阅历,这个阅本身是阅历的阅,基于学生的阅历去阅读,那么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阅历是不一样,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所以肯定读法也是不一样的。


我自己在小学的阅读教学当中更多会强调一种感知性的阅读,基于学生的感性去理解故事,去表演故事;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但初中阶段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我自己的概念叫做:不叛逆不青春。所有这个阶段需要有一个对过去的颠覆,这种颠覆来自于叛逆。因此初中阶段的阅读要让学生按照他的这种价值的基本的特性,认知的特性去阅读;到了高中这个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孩子的阅读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在这个阶段的阅读中我可能比较少让他们去读entire book。


我们在小学和初中的阅读是广度的阅读,整本书读完,然后再往深度的阅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到了高中阶段我会教他们有选择性的阅读,但我同时也会照顾他们考试的要求的本身。高考的重要性我依然会强调,因为高考很有可能成为学生改变命运的short cut。因此高中阶段的阅读会比较现实一点。初中和小学阶段的阅读更理想主义一点。我有时候会说自己是一个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我会在小学初中高中采用不同的策略、方式去做阅读,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点尝试。


温爱英:请四位专家每个人说一句你对阅读教学或者阅读本身的一个观点或者一个建议


杜效明:Reader is a leader. Readers lead a happy life.


夏谷鸣:读有几个层面,读文本,读意思,读思维,读好自己的人生。


鲁子问:阅读中我会引导学生首先做一个reader,然后是发展成为一个independent reader,做independent reader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independent thinker,最终是一个independent person。


唐锦兰:阅读要回归到阅读的本质,回归初心,回到阅读内容本身。


END


2017年中国英语教师发展年会

精彩观点陆续分享,敬请关注


识别二维码,可以查看全部年会视频


推荐阅读

《中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状况报告》重磅发布,综述版抢先看!

鲁子问:2030中国英语教育的变与不变

朱晓燕:PCK:英语教师教学核心能力的知识基础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年会全部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